通过 何塞·杰拉尔多·库托*
贾樟柯执导的影片正在热映,评论如下
贾樟柯是21世纪电影界的伟大作家之一, 被潮汐带走,是他最具雄心和实验性的电影。想要了解这位独特的艺术家以及他与祖国历史文化的关系,没有什么比这部纪录片更好的了。 贾樟柯,汾阳人 (2014),沃尔特·塞勒斯的《我的小宝贝》(The Little Baby),也将在巴西上映。它们是两部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成的作品。
被潮汐带走 (2024)遵循结构 自成一格 涵盖过去二十五年的中国历史,同时讲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或心碎故事。
史诗与抒情
讲述他们自己电影中的片段,例如 未知的乐趣 (2002) 寻找生活 (2006)和 爱到骨灰 (2018)等影片,以及几十年来没有明确目的拍摄的半纪录片、半虚构的场景,电影制作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将史诗、戏剧和抒情融为一体的逻辑叙事。
贯穿这个异质群体的女人是乔乔(赵涛饰,2012年成为导演的妻子),一个工薪阶层的女孩,以歌手、舞蹈演员、服装店模特、超市收银员等身份谋生。她爱着并试图追随的男人是精明的郭斌(李竹斌饰),他涉足夜总会、建筑、贷款以及各种与欺诈和犯罪有关的活动。
围绕着这两个时而相交时而不同路径的人物,我们看到了近几十年来中国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向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暴力开放,传统工业的衰落,巨型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数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年轻人犯罪率上升,技术的巨大进步,新冠疫情的创伤,TikTok的热潮。
正如导演电影中常见的做法一样,环境为人物的动作增添了细腻和深度。影片的前半部分以废墟场景为主:废弃的工厂、拆迁废墟、空荡荡的仓库和荒凉的街区。从那里,我们继续欣赏长江两岸雄伟的群山,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将淹没整座城市。我们见证了其中一座城市——奉节的拆除,以及大量人口的迁徙。
最后,近年来,现代城市生活高度科技化和计算机化——影片开头的大同,看起来就像一片废墟。这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是巧巧在购物中心遇到一个机器人,它滑稽地试图与她互动。我们仿佛置身于影片开头那个职场女工聚集在厨房里唱着流行歌剧和爱国圣歌的城市。
大众社会中的孤独
显然, 被潮汐带走 当时,这部电影的构思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贾樟柯将不同时期拍摄的片段拼凑起来,这些片段往往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数次地证明了剪辑是电影制作的精髓所在。
这种废墟诗意在某种程度上正式体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所经历的:内爆与重建。同时,通过将偶然性和不可预见的事件融入其自身素材,它为主人公的戏剧注入了活力、生机和新鲜感。背景与人物形象相互映照。
很少有艺术家能像贾樟柯一样,如此出色地刻画个体在当代大众社会中难以排解的孤独。在我看来,影片的巅峰之作,是那段崇高的结尾:它始于一场静默而偶然的重逢,最终以大同雪街上的集体夜奔结束。
很多观众在沉醉于贾樟柯的艺术创作中,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男主角乔乔在整部影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
汾阳人
沃尔特·塞勒斯关于贾樟柯的纪录片精彩地揭示了这位中国导演的电影在多大程度上植根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祖国复杂而痛苦的关系。
在访问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汾阳社区时,贾樟柯谈到了这个地方发生的变化,同时回忆了他的家庭经历,例如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自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知识分子活动都受到怀疑,西方文化被视为腐朽和有害的,因此一直生活在政治监视之下。
国家威权主义也导致这位导演的首部电影被禁,例如 扒手工匠 (1997)和 平台 (2000年),在他获得国际声誉之前。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这些早期影片的片段,记录了少数年轻人——其中许多是导演的邻里朋友——的边缘生活,其中穿插着贾樟柯在城市中的漫步、给学生的讲座以及合作者(摄影指导、剪辑师、演员)的证言。
由瓦尔特·萨勒斯和法国评论家、同时也是联合编剧的让-米歇尔·弗罗东共同主持的这些多次对话,为理解贾樟柯的电影及其与当代中国这个神秘而令人不安的巨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指南。
*何塞·杰拉尔多·库托 是影评人。 作者,除其他书籍外, 安德烈·布勒东 (巴西利亚人).
最初发表于 莫雷拉·萨勒斯学院的电影博客.
参考
被潮汐带走 (风流一代)。
中国,2024 年,111 分钟。
导演:贾樟柯。
主演:赵涛、李主彬、潘建林。
地球是圆的 有谢谢 致我们的读者和支持者。
帮助我们保持这个想法。
贡献